提起藍軍,你能想到什么?
是部隊演習的假想敵?
是可以模仿任何軍隊的戰斗力量?
還是模擬敵軍戰術的神秘幽靈部隊?

但是在空軍軍醫大學,卻有著一支和你想象中截然不同的藍軍部隊。
他們不是訓練場上的鋼鐵洪流,也不是模擬敵軍的戰斗力量。
他們為戰而建、為戰而生,是為錘煉我軍機動衛勤分隊衛勤保障能力孕育而生的“衛勤藍軍”。
空軍軍醫大學“衛勤藍軍”成立于2017年,是一支以學校本科學員為主體的,具有紅藍對抗性質的專業化衛勤對抗分隊。
“衛勤藍軍”共設有導調指揮、戰現場特效化妝、標準化模擬傷病員、信息化、統籌協調五個組。
通過模擬逼真的戰場訓練環境,標準化模擬傷病員,信息化精準導調指揮,打造緊貼戰場的專業衛勤演習流程,提升我軍衛勤分隊實戰化保障能力。

模擬真實戰場環境

模擬遭遇炮火打擊的宿舍

模擬紅藍分隊對抗

進行演習科目導調

采集影像資料

進行傷妝制作-腹部割傷

進行傷妝制作-顏面部燒傷

進行傷妝制作—斷指傷

下肢開放性骨折、手背部軟組織挫裂模擬傷情

扮演受生物化學武器沾染的戰士

扮演創傷應激傷員

模擬戰場傷員救治
院校精準對接部隊
課堂緊密銜接戰場
訓練場上,“衛勤藍軍”承擔著磨練我軍各機動衛勤分隊保障能力的任務。
訓練場下,依托軍醫大學特有的軍事醫學優勢,“衛勤藍軍”學員積極參與一系列科研改革項目試點。
通過學校各部院系、衛勤基地、附屬醫院的教學培訓、訓練考核、科研幫帶、教管互助等一系列方式,使本科學員對衛勤保障和戰場救護有了全方位、深層次、多系統的整合認識,培養出一批具有較強專業知識技能、豐富戰場急救能力和實戰化衛勤保障能力的新時代合格軍醫人才。
“衛勤藍軍“成立以來,共開展本科生教改課題11項,約300名學員加入隊伍參加衛勤演練。

15名學員獲AHA協會救生員資格。

30余名學員獲國際紅十字會認證現場救護資格,組織校內自主訓練活動70余次,出色完成輔助教學、軍事訓練、訓練科研的工作。

在習近平強軍思想和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引領下,我們相信,這支向戰而生的“衛勤藍軍”,將在我軍衛勤建設和現代軍醫培養中,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。
今天,你們是光榮的衛勤藍軍學員
明天,你們是優秀的衛勤保障精兵
(來源:空軍衛勤訓練基地;作者:楊峰 陸洲 張潔瓊 方科 楊藝歆;攝影:秦牧耕 郭夢珂 趙星宇 李天澤 鄧夢濤)